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汉军射手比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军射手比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吕布,吕布是个典型的三家姓奴,但个人武力却不容忽视。
吕布的个人战绩第一单挑西凉猛将郭,将其手臂挑伤。
第二,带着陷阵营连续冲击张燕一伙山贼,张燕一伙只是山贼乌合之众,而吕布带的是陷阵营的精兵,当然,外围有袁绍大军在压阵。
第一猛将当然是我家乡的项羽!
中国史上最强 “霸王”项羽:
羽之神勇,千古无二。“霸王”一词的唯一主人。项羽一生共完成了三次百人斩,最后一次还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次步站百人斩。放眼中国历史,轮武勇谁能跟项羽争第一?后世无数的猛将也是以项羽为标准而评定的。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,骓不逝兮可奈何?虞兮虞兮奈若何。
我国古代人才辈出,武功高强之人比比皆是,自古乱世出英雄,勇猛之人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大显身手,发挥自己的武功。那么古代谁才是第一猛将呢?
一,项羽,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成为历史上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,后代无数人都赞美项羽,作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势的猛将,视百万雄兵如草芥,曾经单骑杀入秦军九进九出,把乌骓马都染成了一片红色,杀得秦军落荒而逃,秦军见了他犹如见了恶魔一样,巨鹿之战,以少胜多,三万打败秦国军队三十万,彭城之战,三万大破秦军六十万,兵力悬殊差距如此之大还能打败对手,历史上除了项羽之外还有谁能做到,被后世誉为西楚霸王。
二,霍去病,年少成名,十七岁就当上了骠姚校尉,与匈奴大战之时,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,俘虏了匈奴的头目众多,更是以少胜多,打败匈奴,少年之时就统领军队过万,一句“匈奴未灭,何以还家”,就足以证明他的英勇,其名更是可以载入史册,对阵匈奴更是未偿一败,被封为汉冠军侯。
三,关羽,世称关二爷,字云长。东汉末年随刘备东征西讨,后平定黄巾之乱,与董卓大战之时,斩华雄,战吕布,人皆畏惧。斩颜良诛文丑,为寻找兄长,毅然决然放弃曹操的真情相待,过五关斩六将,忠义两全,将忠心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建安四十四年,围曹仁于樊城,水淹七军,击败魏国名将庞德于禁,败走麦城之际,关羽誓死不降,最后被斩首,但却留给了后世一代英明,全国遍布关二爷庙宇,成为忠义尽人皆知的代表,被后世称为为“武胜”。
这个问题来说,古代的将领和近代现代的将领不可一起定论,而且古代和近代现代的作战方略也不一样。古代通讯不发达,传递一个信息要很久,作战方案都是主将自己决定,而近代现代战争作战方针都是指挥部制定,将领负责执行,按照作战方针执行很多时候看不出来谁勇猛不勇猛,按计划打就可以了。我觉得这个猛将应该从古代里面来挑选,个人认为最勇猛的将领是项羽。
中国人才辈出,英雄豪杰多不胜数,但是要说历史上第一猛将的话肯定非项羽莫属,力能扛鼎,气欲拔山,号称西楚霸王,凭一人之武力得华夏半壁江山的唯此一人。羽之神勇,千古无二。"霸王"一词的唯一主人。
项羽一生共完成了三次百人斩,最后一次还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次步站百人斩。
放眼中国历史,轮武勇谁能跟项羽争第一?后世无数的猛将也是以项羽为标准而评定的。
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,骓不逝兮可奈何?虞兮虞兮奈若何!
如果说勇猛战神项羽必然是历史上第一猛将。
在冷兵器时代,弓箭是可怕的远程致命武器,弓箭的射程越大,穿透力越强,威力就越大。
在古代东西方为了增强弓箭的射程和威力,主要有两种思路,一种是英国的单体长弓,一种是中国自汉代以后使用的反曲复合弓技术,到底哪一种射程更大,威力更强呢?
首先来看英国的单体长弓
英国的单体长弓制作简单,弓体是单一木料,工艺相对简单,由于英国长弓的弹性和储能密度是恒定的,所以想提高射程和威力,只能靠增加拉距,这样就必须增加弓的长度,所以传统的英国长弓几乎达到1人多高,现代复原的英国长弓弓体长度大约1.78米。
▲堪比人高的英国长弓
英国长弓战斗时采用45度抛射,通过超远的射程和弓箭下落时的重力来杀伤敌人。
通过复原的英国长弓测速得知,英国长弓拉力80磅约70余斤,最高箭速可达每秒38米,平射时射程约200米,45度角抛射,顺风约360米左右。
再来看看中国的反曲复合弓
中国人在增加弓的射程和威力方面,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,中国人通过改进弓箭的制作工艺,采用多种的材料来增强弓的弹性和储能密度。
首先选优质竹子做弓胎,均匀劈成四根,每根修正为5cm宽,放到炭火上烘烤杀青,然后是做梢子,通过打磨牛角贴在弓体上,增加弓臂的回弹力,最后就是组胎,用鱼泡熬制鱼胶粘合,最后还要对整个弓体和牛角刷胶,晾干后再刷,反反复复要至少20遍。
▲中国的反曲复合弓
此外中国还对复合弓采用了反曲的设计,即弓臂与朝弦相反的方向弯曲,弓箭上弦后,弓臂移动到箭座,放箭后,弓臂和弦的震动更快,这样箭的威力也就越大。
通过实测,以1.52米弓长的清弓为例,拉力约为80斤,最高箭速可达每秒43.9米,平射约250米,45度角抛射,顺风约400米左右。
所以古代战争中弓箭手的弓箭射程可以最远可以达到360米到400米
第二个问题,为什么总感觉骑兵要很久才能冲到弓箭手附近呢?
第一古代双方在叫阵时,通常会以一箭之地作为安全距离,所以说骑兵们冲锋的路程大概就是360-400米左右,那么骑兵们的速度是多少呢?
如果是轻骑兵,不批甲或者只披很轻的甲,马匹负担不重,那么冲刺到40公里每小时,也很正常
如果是重骑兵,批全甲的话,马匹负重约200-300斤,速度则更慢
再加上冲锋时要考虑冲锋阵型,速度还要放慢,所以将速度降低到30公里每小时,也即是每分钟500米。
因此骑兵冲刺到弓箭手面前的路程只需要不到1分钟即可,但是由于战争中弓箭手前面肯定有骑兵和步兵保护,敌方的骑兵只要先击败己方的骑兵和步兵方可杀到弓箭手附近,所以显得很慢,真正的距离实际很短。
射程分为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,最大射程是箭射出后的最大位移,而有效射程是箭射出后有杀伤力的范围,因为箭过了有效射程后速度过小击中人就没有足够杀伤力了。弓的射程主要和弓的强度以及箭的重量有关。
每个时代的弓有一定的差异,以弓比较成熟的宋代的情况看,常规弓的最大射程大约200米,有效射程在120米。
当然如果是高手可以使用强度更高的弓,弓的强度是按照拉力大小来衡量,弓的强度越高,射程越远,在相同的距离情况下杀伤力更强,按照现在的单位通常使用斤或者磅。
就以民族英雄岳飞为例子,岳飞在射箭领域算是高手中的高手了,宋史岳飞传的原文是:未冠,挽弓三百斤,弩八石。其实在宋代,二石弩已是管控兵器,可开三石五斗弩已属严选宿直禁军核心精锐部队的标准,也就是常规弓大约在80到90磅之间。
箭的重量通常在20-100克之间,重量越重的箭能够安装更大的金属箭头,以达到更强的穿甲效果,当然箭越重射程就会越短。
古代讲百步穿杨,是说射箭高手在百步以内百发百中。也就是说弓箭的有效射程在百步左右。一步五尺,百步五百尺,三尺一米,当然古代的尺有可能比现代短些。那么,弓箭的有效射程大概在一百五十米上下。骑兵以冲锋的速度冲到弓箭手前大约要三四分钟时间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军射手比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汉军射手比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